Citation: | LIU Tao-guang, GUO Yu-cheng. 2016: Study on the Naming of Wushu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. China Sport Science, 36(10): 26-31,79. DOI: 10.16469/j.css.201610004 |
冯志伟.现代术语学的主要流派[J].中国科技术语,2001,3(1):33-36.
|
歌诀[EB/OL].(2016-09-11). 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688822.htm.
|
龚群虎.语言学中的同义术语[J].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,2009(5):26-29.
|
龚益.社科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09:47,28,69,7.
|
龚益.规范社会科学术语势在必行[J].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,2003,(2):35-37.
|
高正谊,许春利,徐宝轩.武术体操术语资料简编[J].吉林体育学院学报,1995,(2):31-33.
|
姜望琪.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[J].外国语言文学研究,2005,5(4):17-24.
|
康戈武.解读:“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”[J].体育文化导刊,2008,(1):24-27.
|
刘安兵,谢坚,马文杰.传统武术动作名称命名的教学法提示[J].体育与科学,2005,26(6):74-76.
|
梁爱琳.关于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问题[J].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,2007,(4):4-8.
|
梁爱琳.术语学研究中关于概念的定义问题[J].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,2005,(2):9-15.
|
刘青.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10:71,1.
|
罗渊.从《正名》看荀子的语言意识[J].语言研究,2004,(3):112-113.
|
李玉恩.术语与术语标准化[J].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,2005,(3):12-13.
|
李永明,栗胜夫.传统武术动作的命名艺术研究[J].体育文化导刊,2013,(9):123-126.
|
马菊红,杜国英.统一定名原则——促进科技术语标准化进程[J].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,2005,(3):32-33.
|
宁春岩.语言是约定俗称的吗?[J].现代外语,1996,(1):12-16.
|
潘书祥.关于加强我国术语学建设的几点思考[J].科技术语研究,2005,7(1):4-9.
|
全国体育院校教材会员会.武术理论基础[M].北京:人民体育出版社,1997:5.
|
钱穆.中国文化史导论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94:183.
|
邱丕相,郭玉成.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,2001,34(3):64-67.
|
邱瑞瑯.传统武术的分类与推展策略[J].武汉体育学院学报,2006,40(12):93-95.
|
阮纪正.武术——中国人的存在方式[J].体育与科学,1992,13(1):32-36.
|
徐莉娜.理据、约定和翻译的关系[J].中国翻译,2006,(5):62-66.
|
许钧.文化多样性与翻译的使命[J].中国翻译,2005,(1):41-44.
|
谚语[EB/OL].(2016-09-11). 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3790.htm.
|
朱东,邱丕相.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体系的划分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,2003,27(1):49-52.
|
赵国庆.传统武术真意的思考与寻绎——兼论武术的新分类[J].体育文化导刊,2003,(9):38-40.
|
张洪潭.体育的概念、术语、定义之解说立论[J].西安体育学院学报,2006,23(4):1-6.
|
赵家琎.术语学概论[J].外国语,1992,(2):53-58.
|
周伟良.武术概念的外延性术语刍论[J].体育文史,1998,(3):35-38.
|
周伟良.一个不可忽视的学术领域——谈武术理论研究[J].体育文化导刊,2004,(5):18-22.
|